本报北京3月23日讯近日从林业部门获悉:在距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完工还有3年多之际,小浪底库区早早地掀起生态环境建设热潮。
据小浪底建管局负责人介绍说,小浪底工程建成后,可拦蓄黄河100亿吨泥沙,从而为下游河道的治理和中上游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赢得20年宝贵时间。但如果对小浪底库区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强化治理,通过植树造林等,减少流入小浪底水库的泥沙量,这20年的时间还可以延长。
据测定,在小浪底库区周围的三门峡、洛阳、济源等三市中,济源市每年每平方公里要冲入小浪底水库5600吨泥沙,洛阳市的新安县是4600吨。这一问题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小浪底的生态环境建设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林业部门已将河南省沿黄河的重点市县列入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林业重点治理工程。目前,一场狠抓春季植树造林,为小浪底营建“绿色长城”的战役已经打响。
到现在为止,洛阳市已修整完成标准林业用地14万亩,造林10万亩。三门峡市也已修整完成标准林业用地17.2万亩,造林21万亩。济源市完成造林5000亩,已基本完成绿化任务。